晨曦微露,君山区一栋旧宿舍楼前,84岁的邵坚草帽下银发浸汗,裤脚沾着洪市村稻田的新泥匆匆归来。指尖泥土未干,他已翻开随身工作手册,奔赴下一个村落。
二十四载退休光阴,这位老专家的足迹早已遍布君山阡陌,那本密密麻麻记满40多页农事的“账本”与老人机里存着的600多个农户号码,是他丈量“三农”深情的标尺。
邵坚的退休生活,是点燃在乡村沃野的科技星火。2003年,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穿梭乡间,敏锐捕捉到养蜂户“单打独斗”的困境,力推成立“鲜原养蜂合作社”。从简陋家中商讨章程,到部门间奔走协调,昔日的“散兵游勇”终成221户、1.3万箱蜂群的“甜蜜军团”,年产值破千万元。
当五星村夏代伟为“好菜卖不上价”叹息时,邵坚三赴长沙农科院取回“富硒种植+订单配送”的金钥匙。他俯身田间示范测土控肥,热心搭建产销桥梁,如今夏代伟的8座大棚四季葱茏,月均65户固定订单带来丰厚收益。
在农业转型的潮头,邵坚以“老经验嫁接新枝丫”的前瞻视野,勇拓新局。“禁渔”令下渔民何往?他敏锐锁定钱粮湖镇东北湖闲置水域,主笔撰写《发展鲈鱼养殖建议书》,力邀专家驻点攻坚,成功突破“优鲈一号”本土育苗与低成本饲料难关。2021年,鲈鱼产业星火燎原。他更着眼长远产业链,积极奔走协调,力促岳阳首个现代化活鱼打包厂拔地而起,日发鲜鲈4万斤,打通塘口到餐桌“最后一公里”。
同时,邵坚创新搭建10个“老专家工作室”智慧平台。当濠河甜瓜突遭病害,农户拍照求救,平台火速响应:专家线上“会诊”,技术骨干带“方”下田,速战速决。依托此平台,汇聚银发力量,成功推动高效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在悦来果蔬合作社落地,如今千余亩现代化育苗基地年育苗1.2亿株,“湘北种苗”声震三湘,远销甘肃,该平台也升级为岳阳市首个“老专家工作站”,树起“银发智慧”兴农的闪亮样板。
二十四载光阴流转,邵坚的脚步从未离开君山的田埂。那本厚厚的笔记,那部存满农户号码的手机,见证着他以银发作铧、以丹心为犁的赤诚耕耘。他在广袤的田野间,默默书写着一位老科技工作者最深沉质朴的“三农”答卷。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华仪
编辑:张佳玲
本文为君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