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厚德博学育新人 勤耕俭读继贤长——君山区黄金小学“德法兼修”教育模式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亚杰 2020-06-18 11:25:02
—分享—

2.png

君山区黄金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在校学生400多名,70%以上的是留守儿童,十多名是残疾儿童。这群孩子主要由祖辈或亲戚代为教养,隔代托管情况普遍。为了走进他们的心灵,培养其诚信友善的品行,学校以道德与法制为切入点,提出了“以德立校,德法兼修”的办学宗旨,用关爱为留守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并通过“小手牵大手”系列活动,用感召为家长开垦一方启迪心灵的净土,润物细无声营造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4.jpg

“我长大了想当一名记者。”6月16日,三年级学生徐子杰自信而且响亮的回答,让同行的人都感觉心灵一震,不禁都举起了大拇指。

子杰今年12岁,先天的脑瘫让他比同龄人都长得慢些,腿脚不便给小小年纪的他带来了很多的磨砺。9岁半之前,在东莞打工的父母想给他找一个学校,都因为身体原因拒之门外。后来,奶奶带着他找到了学校。“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金昌辉校长满口答应了。

“没事我就在练练字,看中外名著,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条件。”子杰的健康快乐成长,让他从父母的“心结”变成了家庭的“开心果”,更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9.png

学校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导致性格孤僻的现象,从而引发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根植传统,弘扬国学精髓,建立了“国学堂”,让孩子们心灵得到愉悦,还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关爱,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实行了“代理妈妈”制度,每天都有老师陪伴着寄宿学生,让他们时时感到家的温暖。

4.png

学校开设国学校本课程,自编了《中华传统美德100句》《中华经典美德故事100个》等国学德育教材,努力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教育的智慧。以国学经典为本,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习书法,开设了可供近百名国学弟子学习书法和道法讲座的国学堂。由专职书法教师胡铁汉老师授课,实行“认知 ——临摹——创作”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并还传授思想道德教育,期末根据作品和人品评选儒雅少年。

2.jpg

学校开辟了二十多亩劳动实践基地,有百草园、百果园、百花园、春晖园等。老师带着学生共同参与,播种收获,共享劳动乐趣。学校规定,只要孩子能记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生日,可以先到学校德育处登记,再亲手采摘,免费提供。六年级杨静涵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管吃管住管学习都是她姑妈带着, 8月12日是她姑妈的生日,静涵为姑妈精心选送了一支百花。“我是第一次收花,谢谢孩子,谢谢老师。”姑妈在家长群里感动地不停点赞。

7.png

同时,让孩子们从小就遵纪守法,学校把德法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堂上。学校还就地取材,让每一颗树都成为了德法故事的载体。校园里大小树木上千棵,每棵树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每棵树名都有一个传奇的德法故事,如“五子登科”、 “双梧引凤”。每颗树枝上都悬挂着造型古朴的树牌,树牌上镌刻着“孟母三迁”、“一诺千金”“拾金不昧”的经典故事。在学校的校史陈列室,保存有近十二年各个班级的德法手抄报汇编。《扫黑除恶》、《我爱家乡山水》《我和我的祖国》等一百多册,全部收集整理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还有自编的《虎山德法》校刊,滋润着每个黄金学子的心田。

C.jpg

“我不仅自己学会了交通法规,我还回家教会了我的爷爷奶奶。”六年级学生严晓华向法治副校长报告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学校操场有颗大树的旁边,整齐摆列着长凳,有着圆形的转盘装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字。法学讲堂如期在这里举行,每个月一次,成了师生们最盼望的事情。

学校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强化未成年人德育环境,发挥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作用,使学校、家庭、社会互相影响,实现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共同受教育,推动学生文明、家庭温馨、社会和谐。

“我们和家长们都成了很好的邻里、朋友关系。”说起4前年发生的一件事,金昌华还是很感动。因为学校想在校门口修建一个停放校车的停车场,找到邻近村民高发保老人商量土地征用时,被老人拒绝了。金昌华很意外,但更多的则是感动与感激。因为高发保拒绝的并不是他的请求,而是他带去的2万块钱。

“我的儿子在这个学校毕业的,现在我的孙子也在学校,学校为我培养了子孙后代,我为学校做点事也是应该的。”老人把学校门口的600多平米竹林无偿捐给学校用作停车场的用地。

学校还牢牢把握“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机,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以及家庭的“亲友团”作用,策划启动了“小手牵大手,交规齐学习”、“小手牵大手、远离毒品”、宣誓签名、“法治知识测试、有奖知识问答”等德育法治主题宣传。还把宣传单带回家,让家长填上意见和建议,一条条意见通过学校,再到相关部门,都得到了妥善处理,宣传单拉近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系。

11.png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理念,学校从传统农耕文化入手, 收集了600多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生产、生活用具,创建一个“琳琅满目的农耕文化园”。采用“小手牵大手”的举措,先从孩子的农耕教育开始,慢慢地向家长渗透,发挥每一个孩子的力量。

12.png

“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主阵地作用,我们坚信教育一个学生,可以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和谐整个社会。”金昌华表示。学校着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德治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成风化人”的柔性引导作用,引导群众向善、行善、传播善举。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亚杰

本文链接:http://www.jsqnews.com/content/2020/06/18/74181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君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