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君山区钱粮湖镇观音村的虾稻共作示范基地,一种体型硕大、外形酷似基围虾的“新成员”——罗氏沼虾,正在水中茁壮成长。这是君山区农技推广中心首次引进该品种开展环沟套养试验,标志着当地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中迈出关键一步。
该示范试验项目由君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实施,作为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的重要内容,示范基地面积40亩,环沟水面4亩,投放“南太湖3号”罗氏沼虾苗种密度为每亩2500尾,目标产量为100公斤/亩,预计每亩产值可达6000元,大田综合效益有望提升500元/亩。
罗氏沼虾由于适合高温季节养殖,该品种有效填补了小龙虾高温期养殖的空档,实现“小龙虾—罗氏沼虾”轮作,不仅提高了环沟资源利用率,而且减少了塘口闲置时间。
自今年5月示范试验以来,区农业农村局已组织多轮技术培训,并特邀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获得者、高级农艺师王关林教授担任技术指导,围绕虾笼操作与养殖要点开展专题授课,切实提升了农户的实操技能。
君山区农业农村局分管局长徐英才介绍:“罗氏沼虾养殖技术是今年从湖北潜江引进,主要用于填补小龙虾收获后繁养水沟的空档期,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提升龙虾养殖综合效益。”
罗氏沼虾试养成功,是君山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这一新品种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为洞庭湖区水产业绿色转型开辟了新路径。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实习记者:曾梦萍
编辑:张佳玲
本文为君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