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改革新篇⑥ | 改革破冰 创新突围——从亩收60元到千元跃升,湖南君山生态渔业集团探索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实习记者:曾梦萍 方鑫 编辑:张佳玲 2025-10-31 12:23:40
—分享—

编者按:

改革是时代的最强音,更是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改革之路,惟其艰难,才更需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即日起,君山区融媒体中心将推出“改革新篇”系列专栏,聚焦全区重点改革领域的新突破、新成效、新经验。我们将深入一线,记录改革足迹;倾听民声,反映群众获得感;剖析案例,推广典型做法。从就业帮扶到机制创新,从民生实事到发展提质,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是君山改革大厦的重要基石;每一处亮眼的变化,都是广大干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生动注脚。

共同讲好君山改革故事,传递君山改革强音,为推动君山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营造浓厚氛围、注入澎湃动能!

敬请关注,共同见证。

金秋十月,洞庭湖波光潋滟,湖南君山生态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以“资源、资产、资本”三资改革为突破口,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入选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为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君山样本”。

图片

改革攻坚,激活“一池春水”

面对昔日大湖养殖“散、乱、弱”的困局,君山生态渔业集团以改革破冰,在区委、区政府统筹下,集团公司共收回全区14个大湖、4万余亩水面。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集团逐一破解原有渔场承包合同遗留问题,成功剥离社会事务,并妥善安置原渔场职工,实现了广兴洲、团湖、采桑湖等渔场的成建制收回。这一系列举措为深化渔业改革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经营策略、统一销售制度”的集约化管理模式,改革成效显著:亩均收益从60元跃升至1000元,大湖养殖净利润增长超10倍。2025年,集团固定资产投资达6.11亿元,生态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以湖为核、以渔富民”从愿景走向现实。

图片

科技赋能,构筑产业高地

集团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建成省内最大的湘北水产良种场,年产优质苗种3亿尾,并于今年5月成功孵化四大家鱼,获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此同时,集团积极布局设施渔业新赛道,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陆基与水基养殖基地。其中,水基二期项目投产后年产优质鱼品可达510万斤,将跃升为全国最大的水基设施渔业基地。

数字化转型为产业注入新动能。集团构建的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实现“天上看、网上管、现场查”的智慧监管,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8%。集团2024年已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0项国家级知识产权,其“稻渔综合种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25年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图片

品牌引领,开拓广阔市场

君山生态渔业集团坚持品牌战略,推动产业价值不断提升。“君山小龙虾”“六门闸风干鱼”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三江濠河鱼”成功申报中国驰名商标。集团成为岳阳市首家具备供港澳资质的鲜活水产品企业,并与“叮咚买菜”“明康汇”等知名平台达成合作,打通长三角、珠三角高端市场。其中,团湖黑壳鲫鱼凭借优良品质,市场价格实现三倍增长,成为区域特色水产的明星产品。

在品牌提升的同时,集团积极推进三产融合,打造濠河国际垂钓中心、采桑湖观鸟民宿、鸟语林生态度假区等特色项目,推动“渔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生态+品牌+文化”的良性发展格局。

图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立足新发展阶段,君山生态渔业集团正以“1236”工作思路为引领,聚焦设施渔业、水产种业、数字渔业三大引擎,全力打造湖南淡水渔业领军企业和全国设施渔业标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能。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实习记者:曾梦萍 方鑫

编辑:张佳玲

本文链接:http://www.jsqnews.com/content/646954/75/153961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君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