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专题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佳玲 2024-11-05 11:20:35
—分享—

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专题

守护国家安全,践行形策教育

什么是国家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和贯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

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点要求:

一是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二是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三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四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五是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六是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

七是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

八是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

九是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十是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

国家安全包括哪些领域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是“总体”,强调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而且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动态调整。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佳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君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