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投入使用的岳阳市十六中学俯瞰
本报讯(王吉平 王 琼)9月9日,总投资2亿元,按省级重点中学修建,占地9万平方米的岳阳市第十六中学正式揭牌,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师资力量,圆了君山区广大学子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梦”。
君山区作为一个由两大国营农场改制而成的体制新区,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在中心城区建一座省级示范性高中,一直是该区广大群众的期盼。“举全区之力办好市十六中学!”区委书记谢胜对教育情有独钟。他们主动筹谋,将原来拟建政府办公楼的土地让给了十六中建设校区,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资金近2亿元,进行高标准的校园建设。“要通过3-5年的时间,把市十六中学打造成省级示范性名校!”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勇在十六中建设期间,每半月调度一次,具体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了解决优质师资问题,该区还列支200万元,对来区任教的优秀教师,通过一次性给予10-20万安家费、考虑其爱人或子女就业、在住房上进行安排等优惠政策与措施,引进学科带头人10名、骨干教师10名,并通过“四海揽才”招聘学历为全日制师范类一本以上的优秀教师20名。
“宁愿自己苦一点,也要让学校好一点。”不少区领导还在60年代修建的老式办公楼办公,但君山区教育基金从无到有,规模已突破千万元。 近年来,君山区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建设教育强区目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实行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议教,区四大家领导和区直部门联学校制度,每年投入教育事业的经费比例逐年增长在20%以上,仅2016年就达到1.8亿元。全区按照省定二类地区一类标准,高标准装备了全区中小学学生实验室,所有学校实现了校校通,城区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学校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全区乡村少年宫实现了全覆盖,乡村教师津贴全面启动,财政按月打卡到人。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完善了教师奖励办法,创新“教师点餐”、送培下乡等培训模式。目前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全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