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君山到许市乡村蜿蜒的乡道上,一辆载满包裹的厢式货车每天要往返100余公里,车身上“客货邮”三个大字在晨曦中格外醒目。驾驶座上,快递员花常异正仔细核对当天的派送清单,十年前那个从世界500强企业辞职返乡的青年,如今已成长为乡亲们交口称赞的“快递书记”,他也用十年光阴丈量出城乡间的温暖距离。
2014年那个蝉鸣聒噪的夏天,曾在世界500强企业安姆科集团旗下子公司担任技术骨干的花常异,在乡亲们不解的目光中,带着辞职信回到许市。等待他的不仅是每天十几件的业务量,更是村民们质疑的目光,连母亲都忍不住叹气:“放着大城市的好日子不过,回来搞这个能有什么出息?”
每天清晨五点驱车往返挂口,只为十几个包裹。油费比收入还高的日子里,他没有退缩,记得有位独居的张奶奶,颤巍巍抱着女儿从广州寄来的羽绒服,眼里闪着泪花:“小花,这衣裳暖得像我闺女在身边。”“小花开的快递比亲儿子还贴心 ”,听着乡亲们的夸赞,他觉得这样就值了,这份坚守,也让他从最初的“亏本买卖”做到日均600件的规模,更让他在 2022 年佩戴上了党徽,成为全区第一个在快递员岗位上入党的快递小哥。
随着电商春风吹进乡村,他的面包车逐渐换成了厢式货车,甚至自费购置专业包装材料指导农户邮寄生鲜特产,看着老乡将土特产寄送到远在外地的游子手中,看着金盆村的湘莲正发往上海的生鲜仓,看着铺子嘴的土鸡蛋即将抵达深圳的早餐铺,而康王村的脐橙包裹,此刻或许正穿越大江南北……那一刻,他忽然懂得,这些包裹承载的何止是物品,是游子的思念与留守者的守望,更是乡村振兴最鲜活的注脚。
当区委、区政府融合“客货邮”发展的春风吹来,这个快递老兵像接到军令的战士,他第一个响应,仅三个月时间,他跑遍了全镇下辖的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在商超、便利店设立服务站点,手把手教店主使用智能分拣系统,帮村级服务点改造出标准货架,讲解收寄实名、收寄验实以及日常消防安全等,因为他更懂得乡亲们第一时间收到包裹的期盼。
目前,许市镇10个村级客货邮服务站全部投入运营,村民取件步行不超过15分钟。“以前总说‘最后一公里’难,现在是真的把快递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了。”“原先快递只送到镇上,送不进村里,在网上买东西好麻烦的,每次下单前还得问问商家发什么快递,自从有了客货邮,我们收发快递方便多了,感谢政府为老百姓又做了一件大好事……”来取快递的老百姓对客货邮服务赞不绝口。
从“送快递”到“送温暖”,快递小哥花常异用十年光阴在乡野间书写着新时代党员的担当。他的故事,正是君山区“客货邮”民生工程的生动注脚——当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与党员的初心使命交织,乡村振兴的画卷也必将徐徐展开。
暮色中的客货邮专车驶过新修的柏油路,花常异轻轻地抚过方向盘,他知道,这条联通城乡的邮路,正通往更广阔的春天,每个包裹里,都装着一个小康中国的春天。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卓
编辑:张佳玲
本文为君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