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脐”迹之路 探寻乡村振兴密码——中南大学“三下乡”团队在君山区许市镇柿树岭村开展乡村振兴田野调查

来源:杨再强 徐芸菲 编辑:张佳玲 2025-09-01 11:02:41
—分享—

在过去的盛夏七月,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乡情乡韵”社会实践团来到君山区许市镇柿树岭村,围绕党建引领、民生服务与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田野间洞悉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挑战。

图片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筑牢组织根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实践团成员参与了柿树岭村七一党员大会。村党支部书记殷盛华以“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的朴素语言,讲述乡村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的真实故事。他说,“基层党组织要深扎泥土、深植民心,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党建就延伸到哪里’。”

图片

图片

会上,老党员按时交纳党费、重温入党誓词等组织生活细节,体现出基层党员长期以来的坚守与责任感。这份平凡日常,恰是乡村治理中最坚实的力量。

便民服务整合资源,提升治理效能

柿树岭村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农资供应、金融保险、快递收发、农机业务等多项服务,实现“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无论是每日清晨七点前就开放的大厅,还是工作人员热情的乡音土语,皆折射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基层治理温度。

图片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增收

最令实践团印象深刻的,是柿树岭村的脐橙产业园。该村采用“果粮套种”模式,在果树未挂果期间套种玉米等作物,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村主任江举鹏介绍,选择种植脐橙既基于本地气候土壤条件,也考虑到其劳动强度较低,可吸纳中老年及不便外出务工的村民就近就业。园中果树郁郁葱葱,不仅是经济的希望,也承载着村民安居乐业的愿景。

图片

此外,村里还建设了冷链仓库和分拣中心,实现果蔬科学储存、分级销售,缓解集中上市带来的价格波动,提升产品附加值。非产季时段,冷链设施对外开放租赁,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区域农业资源协同利用。这一布局,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

振兴之路道阻且长。柿树岭村目前仍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深加工与品牌建设不足、销售渠道有限及电商运营经验缺乏等现实问题,需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案。这让青年学子们意识到,真实的乡村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突破瓶颈的过程中稳步向前。

图片

本次活动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深入基层、理解乡村实际的机会。通过实地走访和与村干部、村民交流,学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田间地头、村服务中心和党员会议,共同构成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田野课堂”,告诫青年将理论融入实践,激励他们通过自身力量,助力乡村未来。

来源:杨再强 徐芸菲

编辑:张佳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君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