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阳日报专版|君山,锦绣沃野!

来源:岳阳日报 编辑:张佳玲 2024-12-20 17:55:40
—分享—

图片

君山产业发展概况

君山区东临长江,南接洞庭,大部地区由洞庭湖淤积平原构成,区域内风景宜人,良田成片,出产丰饶。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君山区全力构建以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文旅体融合为特色产业的“一主一特”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优势,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统筹推进风干鱼、蔬菜等特色食品生产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品牌化建设,形成了以绿色食品产业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同时,对重点景区景点进行提质改造,民宿、酒店、通景公路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坚持以节促游、以节聚力,带动全区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君山,不仅有青山绿水的馈赠,还有丰饶的沃野与澎湃的梦想。

图片

▲微笑绿洲生态营地。

负责人访谈

君山区委书记雷欣:

发挥“一主一特”边际效应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君山区重点推动“一主一特”产业纵向深化、横向拓展、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做大规模效应。坚持向规模要效益,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3.4万亩,建成设施大棚21万平方米,加快建设515亩水基、10131平方米陆基,700亩湘北水产良种场和1000亩“一荷三虾”生态养殖基地,全年农业产值超70亿元。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高质量举办岳阳马拉松、户外休闲健身大会等节会赛事活动,全力推进“三张名片”展示基地等观摩(配套)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做优科技赋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一主一特”产业迈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生态渔业集团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宏食品、嘉联生态农业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同时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全省“碳达峰试点园区”。

三是做响特色品牌。坚持“品牌强农、品牌兴旅”,大力推行“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品牌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了“广兴洲大白菜”“君山小龙虾”“六门闸风干鱼”“许市脐橙”等地标品牌,“君山渔”等区域性公共品牌,“禧湘莲”等企业品牌,君山特色农产品已经走进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获评省科普教育基地,逸馨生态农庄入选全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点,微笑绿洲火爆出圈。

后段,君山区将大力推进国储粮供应链基地、千喜鹤现代产业示范园、中交现代农业、君山研学基地等产业项目,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链群配套水平,培育一批农文旅体融合示范点,打造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以产业之兴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图片

▲品质君山。

一主

芦苇渣上养出“天花板”级蘑菇

“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冬日的君山,是芦苇的世界。洞庭湖畔,绵延不绝的芦苇荡中,能够深切感受到湖区人与自然相生相依的别样风情。

来到湖南君山万雨合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雨合业”),记者又收获了一个关于芦苇的“冷知识”:由于芦苇生长过程不需要施肥和打农药,具备绿色天然的属性,现已成为菌菇种植业中炙手可热的原材料。

图片

▲万雨合业菌菇种植车间。

“我们是全国首家利用芦苇种植秀珍菇的基地。”公司行政部负责人龚小林告诉记者,君山有芦苇湿地4.8万亩,以芦苇作为菌菇的养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芦苇再利用的难题,又能探索一条平原地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在万雨合业秀珍菇生产基地,一排排菌棒整齐地摆放在菌架上,一簇簇鲜嫩饱满、色泽浅褐的秀珍菇正从菌棒中争相探出“脑袋”,层层叠叠、鲜嫩诱人,菌菇特有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利用芦苇、麦麸、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培养的秀珍菇,肉质脆嫩、味道鲜美,是我们的拳头产品。”龚小林介绍,公司预计年消耗1500吨的芦苇,彻底打破了传统种植食用菌对木材资源的依赖,实现了食用菌种植草本化、绿色化。

传统的菌菇种植是粗放式的,一般在简易大棚里进行,菌菇按照季节规律自由生长,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导致菌菇产量有限,抗市场风险能力也不高。而万雨合业这个全国最大的秀珍菇菌种培养中心,则有效化解了这些弊病。

“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共同研发了优质菌种,并在车间配备了控温、控湿等智能系统,为秀珍菇在不同生长阶段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龚小林介绍,相比传统种植,利用智慧车间生产出来的秀珍菇普遍抗病能力更强、产量更高、口感更好。

“一期项目可以做到日产6万个菌棒,每天产出秀珍菇1.5万公斤左右,品质几乎是‘天花板’级别。”龚小林很自信,“我们与长沙海吉星签订了长期的供销合同,哪怕价格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20%,照样供不应求。副产品废菌包还能加工成复合肥料,销售给本地种养户,实现生物菌肥的循环利用。”

除了秀珍菇这类无土化种植的菌种,依赖于土地的羊肚菌,同样在这片湖畔与农户发生了新“菇”事。

君山濠河村的老叶对此深有感触。按照过去的“老把式”,他在村里租下的大棚,一年只能种两季:农忙时育秧、农闲种花果,等到冬天,大棚就只能闲着了。

冬闲的状况,从去年开始有了转变。老叶在万雨合业购买了优质羊肚菌种,同时享受公司免费的技术指导与保底收购服务,去年30亩羊肚菌的利润达到20万元。

“尝到甜头后,老叶今年又种上了羊肚菌。”龚小林说,接下来公司将加快建设鹿茸菇菌种培养中心和精深加工园,打造集现代食用菌种植、精深加工、农作物秸秆循环综合利用、生物菌肥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现代农业的“现代”体现在何处?从君山的这一实践来看,是原料选择的绿色化、种养过程的智慧化、产业链条的全流程化,而这些经验做法的落脚点也愈发回归到本源——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大自然对君山的慷慨馈赠,已不仅仅体现在美景所带来的视觉享受,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条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相互转化的新路径——

2023年,君山区农业总产值70.21亿元。六门闸风干鱼、君山小龙虾、广兴洲大白菜等多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君山区被列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湖南洞庭湖小龙虾产业集群”实施单位,千喜鹤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君山。

一特

节假日一房难求

这家乡村度假村有何魅力?

深冬寒意悄然蔓延,位于君山区的逸馨生态度假村内却异常火爆,预订电话接连不断。

“元旦、春节期间的房间和包厢都已经被订完了。”逸馨生态度假村负责人谭桂林介绍,虽然现在是淡季,但度假村来势不错,一到节假日,房间基本爆满。

一家偏居一隅的乡村度假村,究竟有何魅力?

2020年,在外打拼多年的谭桂林夫妇响应君山区委、区政府“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号召,回到家乡钱粮湖镇,在天井山下创办了湖南逸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建设逸馨生态度假村。

图片

▲逸馨生态度假村。

流量是文旅发展的“敲门砖”。如何让游客“来了还想来,下次带人来”?

“打造旅游目的地,就是能把游客留下来,把‘到此一游’变为休闲度假游。”把这件事琢磨明白以后,谭桂林不断对度假村进行提质升级,打造了独特的乡村景观,吸引更多游客留下来、玩得嗨,并尝试将“度假式体验”嵌入乡村休闲游。

度假村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孩子们有儿童乐园、钓鱼爱好者可以到水库垂钓、户外发烧友可以爬山露营,美食家可以亲自下厨做饭、打糍粑……

丰富的体验场景,加上精准的营销,让逸馨生态度假村迅速“出圈”,游客纷至沓来,一些单位还把团建活动也安排在这里。今年国庆节,这里创下了单日客流量超1万人次的纪录。

谭桂林还敏锐地注意到,在君山区发展文旅产业,农业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行业。她认为,传统旅游产业往往局限于观光和休闲,缺乏对农业资源和文化的深度挖掘。

于是,谭桂林以每亩750元的价格,在村里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山塘,发展种植养殖业,直接为当地农民增收100万多元。

此外,度假村还为30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自从度假村开始营业,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就业,乡村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目前,度假村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农业品牌,并打通了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延伸了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良好的辐射带动效应。

从逸馨度假村的逆势突围,可以窥见君山区近年来在文旅赛道上的产业布局新方向——农业+文旅的跨界融合,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度假村里的农耕体验、农产品加工和文化展示等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还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日前,逸馨成功入选全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点名单,这一“国家级”的认可,标志着君山区的农文旅品牌有了新的“门面担当”。

近年来,君山区还成功举办中国户外健身休闲大会、岳阳马拉松、油菜花节、草莓采摘节等活动,通过节会经济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推进“农文旅体”大融合,真正走出了一条以“农”为基础、“文”为内核、“旅”为引擎、“体”为载体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岳阳日报

编辑:张佳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君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