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区钱粮湖镇的范嫦娥,今年65岁,在钱团间堤上被人亲切地称为“绿豆妈妈”。连日来,她和志愿者们,自发免费每天给奋战在一线的防汛人员们送上亲自熬煮的绿豆沙,为抗洪抵御炎热的天气增加了一丝凉爽,散发了关怀温暖。
他们不下堤 我坚决不下堤
7月14日,早晨6点,“绿豆妈妈”范嫦娥一如往常准时出现在熬粥地点,她和志愿团队队员齐心协作,开始了一天的志愿工作,清洗绿豆、银耳、红枣、枸杞,入高压锅蒸煮,等到熟透抬入空调房吹冷翻搅,直至成绿豆沙状。4个高压锅同时熬煮,要熬13锅,这一系列制作流程,每天要重复10来遍,才能制作出600斤的绿豆沙、银耳粥,保证堤上一线防汛人员都能喝到,由于量大、使用频次多,高压锅已烧坏好几个,所有的采买物资都是志愿团队自己出钱采购,目前已使用200斤绿豆、30斤银耳。
下午3点,全部的绿豆粥和银耳熬制好了。范嫦娥和志愿者们来不及休息,立即打包装车,运送到前线。户外骄阳似火,每到一个防汛棚,她麻利地盛出绿豆粥,装好碗勺,送到救援人员手中,她把这些救援人员看作自己的“儿子”,不停地说着“儿子辛苦了!”。“我们送绿豆沙已经7天了,这些东西还挺受欢迎,他们亲切称我为‘绿豆妈妈’,我每天都会给他们送,他们不下堤,我坚决不下堤。”范嫦娥坚毅地说。
“绿豆妈妈”还是腌菜达人
范嫦娥在钱粮湖镇经营一家小有名气腌菜店,深受镇上居民喜爱。这次她还特意从家里带来大量新鲜手工腌制的豆腐乳、藠头、黄瓜、萝卜,随着送绿豆沙的时候,分发给每个防汛大棚。
“这是我自己腌制的菜,给你们换换口味。”范嫦娥说。
“谢谢您的好意,我们有纪律,不能收。”一名武警战士说。
带来的腌菜,没有送出,范嫦娥更加心疼这些离家在外辛劳的战士,也坚定了以后坚持从事公益活动的决心。“以前只知道空闲时打麻将,这是第一次做公益活动,越做越开心,以后只要哪里有需要和帮助,我都会参与。”范嫦娥说。
大家小家彼此守护
“大家小家”是一个志愿团队的名字,也是在此次防汛阶段新成立的团队。“绿豆妈妈”范嫦娥,是这个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傅维是 “大家小家”发起人,年龄42岁,一直在长沙做农特产品生意,得知君山防汛受到灾害,心系家乡的傅维7月7日连忙搭乘商务车回君山区钱粮湖,号召身边的亲人朋友参与“大家小家”团队,贡献绵薄之力。范嫦娥和傅维的妈妈是好朋友,听说此事后,范嫦娥义不容辞加入了团队,一开始组织的时候团队只有傅维、范嫦娥、杨立云,后面扩大到10个人,团队的力量和能力越来越大,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经历过1996年的特大洪水,感受至深,所以特意赶回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小事,我觉得很有意义。”傅维说。
△“大家小家”最初的三人团(图从左至右:蔡燕、范嫦娥、傅维)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龙怡兰
编辑:张佳玲
本文为君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