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潮起洞庭 君山党史十讲 (四)上

来源:君山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胡焱 2021-05-06 16:53:47
—分享—

周逸群在君山及周边的革命活动

周逸群是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毕生为党工作,矢志不渝。他说:“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我们共产党员,要像铁一样硬,钢一样强。”

图片图片

周逸群像

周逸群,原名周立凤,1896年7月出生,贵州铜仁县人。1919年3月赴日本留学。曾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爱国活动。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参加学习。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青年军人运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任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主席,领导联合会同蒋介石支持的“孙文主义学会”进行坚决斗争,先后创办《青年军人》、《中国军人》等刊物,显示出卓越的组织和宣传才能,被称为“黄埔岛上的一颗新星”。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贺龙部任师长、兼政治部主任。

途中借枪——扮演管账先生

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由广东经香港,几经周折到达上海。党中央决定派他和周逸群回湘西北,组织工农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1928年1月9日,党中央在给湖北省委书记郭亮同志的信中写道:“中央决定在湘西北组织特委,发动群众,造成暴动割据的局面。并派贺云卿、周逸群等返湘工作。特委书记由兄担任,其他委员为贺云卿、周逸群、柳克明(直荀)、徐特立等……”

周逸群、贺龙到达武汉,适逢湖北省委拟定在武汉三镇组织年关暴动,湖北省委请贺龙担任总指挥,并研究决定吸取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速战速决,如暴动不成功,就把队伍拉走,离开武汉,到沔阳会师。湖北省委原计划腊月23日(1928年1月15日)晚上行动,不料前一天,敌人破坏了我党一地下印刷机关并获得全部暴动计划。周逸群、贺龙等同志只好分途转移到农村。

腊月24日晚,南昌起义二十军第一师师长贺锦斋派他的侄子贺学定、贺桂生给湖北省委送活动经费(金条),碰到周、贺二人。当时武汉形势十分紧张,贺桂生等人就在汉口四宫殿包了一条轮船,带了两支驳壳枪和几十发子弹。周逸群化装成一个管账先生,左臂下夹一个算盘,头戴一顶剥皮帽。贺龙化装成大商人,头戴博士帽,身穿皮大衣,脚穿纹皮鞋。其他人也都装扮成商贩,一伙人昂首挺胸闯过敌人在码头上所设哨所,登上了轮船。26日船到沔阳新堤镇(现洪湖市)。敌师长李觉部早有两团兵力驻扎在新堤,岗哨林立,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横眉竖目,戒备森严,船不能靠岸停留,只好溯江而上,向洞庭湖口方向驶来。周逸群与贺龙从轮船上的茶房里探听到:观音洲(此处是长江、洞庭湖汇合点,对岸是岳阳县城陵矶)有一个团防,十几支枪。周逸群、贺龙贴耳商量如何把枪搞到手,最后决定去“拜客”“借枪”。

船靠岸后,周逸群、贺龙、史庶元等人,整整齐齐向观音洲团防走去。团防队长张贵福、副队长肖宜卿误认为是国民党的大官来巡视工作,紧急吹哨,将团防队(20多人)集合,列队欢迎。贺龙走到团防队长张贵福面前,抓住团防队长的手,将自己戴的墨镜取下来,昂首亮相说:“我是贺龙,特来向你们‘借枪’的。”团防队长一听是贺龙,吓得面色煞白,双膝跪地求饶:“老总,饶命!我没有干坏事,今后我也不敢干坏事。”此时,另一个团防队员持枪准备射击,被随行人员卢冬生一枪将其打倒在地。周逸群率其他人一拥而进,将6支汉阳造步枪、4支驳壳枪夺在手中。团防队长又苦苦哀求道:“总指挥,这,这,我怎么交代……”周逸群见贺龙面露难色,立马从包里搜出一张纸,递给贺龙。贺龙意会到周逸群的意思,便斩钉截铁地说:“好办,我给你一张借条,就说借你张队长步枪6支、手枪4支、子弹200多发。”这就是周逸群、贺龙巧夺敌人枪支的精彩战斗。解决这个团防后,周逸群、贺龙又率随从回到轮船上,向岳州君山方向继续前行!图片

图片

贺龙、周逸群上岸借枪处

会师反咀——打响荆江暴动第一枪

1928年1月19日,周逸群、贺龙率队入洞庭湖。船行驶到反咀时,反观长江北岸有几户草屋,那里站了许多人,向这只船招手、呼唤。船靠岸一看,原来是一位体魄魁梧、身穿灰色棉衣的军人。他就是贺龙的堂弟贺锦斋。这时,锦斋飞奔过去,抱住贺龙,热泪盈眶。接着他和周逸群、史庶元、卢冬生等人一一握手,并请周逸群、贺龙等到他安排好的住户李润泰家住。三人畅谈了南昌分手后的艰辛经历,贺锦斋虽然入党不久,但革命积极性极高。南昌起义失利后,他并不灰心,决心在荆江两岸重新拉起革命的队伍,与国民党反动派战斗到底。

图片

反咀地理位置示意图

周逸群同贺龙商议后,决定在反咀召集贺锦斋部(170多人)训话,集会上讲了“工农红军是人民子弟兵,以及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被压迫的劳苦大众服务”的道理,战士们听后情绪激昂。

周逸群带两名警卫员调查了反咀各阶层的情况。这里有三个墩台,110多户人家,其中有4户土豪劣绅。正月初一的早晨,贺龙、周逸群给群众拜年,发现贫苦农民杜文清被“扮客”(当地群众称土匪为扮客)打伤,卧床不起,无米下锅。周逸群立马叫人送他一袋大米、五块光洋,并叮嘱:“你要好好养伤。”反咀的民众反映,当地土豪劣绅绑票索款,无恶不作,罪大恶极,人民恨之入骨。周逸群将此情况告诉了贺龙,当天下午,周、贺二人请贫苦农民李庆贤带路,枪毙了李克拔,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周逸群将李克拔等四户土豪劣绅的财物分给贫苦农民,并贴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口号,向广大民众宣传革命道理,动员青年参加革命,青年群众闻风响应,很快就有40余人参加了红军。当时群众奔走相告:“贺龙、周逸群部队到了岳阳县的河西,共产党又要兴起来了。”

来源:君山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胡焱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君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