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了,是缘分;碰对了,是福分。今生今世,与君山有缘。
脑海里第一次刻上“君山”这个名字,源于我妈妈的外婆家,也是我外婆的娘家。平江县伍市镇有一个君山村,我外婆就出生在那里,那是我母亲儿时的澎湖湾。因了这一缘分,我对“君山”肃然起敬。从此,不仅平江这个小君山珍藏我心底,岳阳的大君山也开始刻在我生命的年轮里。
第一次见识君山,见证她的美丽,还是三十多年前。那时才十六岁,刚考上岳阳师范。我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去的就是君山岛。那时只有水路一条,坐的是游船,从龙口进入。最感神奇的是挂在大树枝丫上的飞来钟,至今不忘的是二妃墓前嵌入“君山”二字的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特别浪漫的是三五个男女同学演绎了柳毅与小龙女的故事……
有过一次无法磨灭的记忆,是我在平江县教育局工作的时候。那是为了机关干部来君山买鱼。碰上恶劣天气,大风卷起巨浪,芦苇荡起飞雪,我和司机蜷缩在小四轮驾驶室里,在寒冷与惊悸中等待渡轮。那一次,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东洞庭湖的麻雀,好小好小。那时就在为湖区人梦想,有一座桥多好!
1992年秋天的一个周末,我独自一人从许市下车,一路问到金盆村,见到一个慕名已久的同龄人,他就是“汽车拖来的小镇”的作者周志国。那一天,两个文学青年斜依在老栗树下,嚼着刚刚挖出来的荸米,俯瞰产后的田畴舒展,仰望回归的大雁空练,两颗心暖洋暖洋的要发芽生根。
跨过世纪,一个完整的君山区定型了。2006年2月,乍暖还寒。一纸调令,我从市编办来到了君山,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君山人。刚来的时候,君山的境况艰难,我所在的单位尤其寒酸。有这么几个“的”可以作证:唯一的一台电话是不响的,有三个办公室的门是没锁的,办公的桌子是必须靠在一起的,因为每个桌子只有两只脚或三只脚……领导为我着急,朋友替我担心,这反倒使我激发了勇气,迸发了热情。我在和同事的见面会上说了三句话:“不容易!不要怕!不能等!”三个月后,我调整到另一个部门,有同事送了一本精美的影集给我,上题:“激情燃烧的三个月”。
一晃到君山七年了,我深深爱上了这一方神奇美丽的土地。君山的美在山水、在生态、在自然、在人文。踏上这片土地,感受的是雄浑和壮阔,体验的是诗情与画意。极目君山,洞庭依偎,长江环抱;团湖仙子牵手,湿地小鸟依人;千年银杏挺立君山标志,万亩荷花妆成河西名片;“三节四季”“君山四看”已成经典,“胜境名区”“洞庭明珠”声名远播;“爱我就带我去君山”家喻户晓,“天下荷,和天下”脍炙人口。笔者曾在一篇小文中对“天下谁人不识君”作了如此诠释:“天下谁人不‘识’君,让天下人为浪漫幸福来君山;天下谁人不‘食’君,让天下人为美味口福来君山;天下谁人不‘湿’君,让天下人为秀美眼福来君山;天下谁人不‘适’君,让天下人为安居乐福来君山!”
君山在成长。随着城市西连,“跨湖发展”,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新君山将会焕发时代异彩。两座新的洞庭湖大桥已开工建设,中国洞庭湖博物馆将落户濠河,团湖4A景区即将授牌,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在申报……黄兰香书记曾殷切希望君山人民发扬农垦精神,“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一个君山人,建设美丽君山责无旁贷;身为一个岳阳人,建设幸福岳阳义不容辞!
来源:2012年12月8日岳阳日报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