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年,张峰庭和“首倡之地”有个约会

来源:岳阳日报 作者:孙丽芳 编辑:胡焱 2021-12-31 11:19:16
—分享—

12月24日上午,细雨蒙蒙,寒风呼啸。一身雨衣、一架相机、一个挎包、一辆摩托车,摄影爱好者张峰庭“全副武装”——当天是个“好日子”,“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陈馆在君山区林阁佬正式开馆,这里与江豚湾(原华龙码头)隔堤相望。对于他来说,3年来,像这样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来的“首倡地之约”,他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次。

张峰庭是君山区柳林洲镇西城办事处望城居委会菜一队的农民,经营摩托车维修店20多年,他的小店离华龙码头也就三四公里。2018年以前,华龙码头还是一个集砂石采集、搅拌加工于一体的混凝土加工场,他的镜头对准这个码头的次数并不多:“以前,华龙码头堆满了砂石,尘土飞扬,如果不是要过河,没有人会去那里。”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时,实地考察了位于长江沿岸的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深情勉励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殷殷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岳阳由此成为“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首倡地。

图片

▲2018年4月25日,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华龙码头考察时展示的整治前后对比照片。(资料图片)

“当时有一组照片在网上很受关注,很好地反映了码头整治前后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码头上都很有兴趣地看了这组照片……”张峰庭说,码头整治前的照片里,画面中都是砂石、搅拌机,杂乱无章、满目荒凉;2018年同样的位置和角度拍摄的照片,全是芦苇茵茵,郁郁葱葱,风景美如画。这组照片是张峰庭和摄影朋友们的骄傲之作。

图片

▲2020年5月18日,骑行爱好者在华龙码头附近举行自行车骑行活动。张峰庭 摄

从那以后,张峰庭骑着他心爱的小摩托,一有空就往华龙码头跑,拍下了一组又一组新照片,记录码头的新变化。妻子笑他“和华龙码头约会”,十天半个月至少要去一次。“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陈馆开馆前一天,他为了拍照就跑了码头三趟。

“华龙码头视野开阔,可以看到长江、江豚,好多人慕名而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改名叫江豚湾的原因。”张峰庭的摄影作品里经常有江豚的身影。

林角佬居委会的居民、今年70岁的老人彭贵秋证实了张峰庭的说法:“现在环境好了,江豚是一群群地来,特别是夏天晚上6点多涨水的时候!”

君山小学五年级165班学生游俊曦在展览馆上完“守护江豚,让微笑延续”生态第一课,挥舞着“小小自然守护者”证书说:“冬天,有几十万只候鸟来到洞庭湖,我们要保护它们不受伤害!”

说起候鸟的迁徙路线,哪里是拍鸟的好位置,张峰庭如数家珍。他拍摄的候鸟摄影作品还在比赛中获过奖。

当天,在“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陈馆紧挨着的长江最美马拉松赛道上,还举行了2021中国·君山户外健身休闲大会。张峰庭作为君山区摄影家协会、星星义工和跑步协会的成员,也出现在赛道上。

君山农场三分厂六队的居民、92岁的王寒珍娭毑顶着寒风,也来看热闹了,虽然有点耳背,但听到旁边有人问“湖里鱼多不多”,她马上大声地喝止:“洞庭湖的鱼,不准弄!不能弄!不许乱来!”

张峰庭忍不住笑了,他和他的义工朋友们,长期在长江岸线捡拾垃圾、宣讲十年禁渔,终于有了成效。

图片

▲2019年5月的华龙码头,风景美如画。张峰庭 摄

如今的洞庭湖,江豚跃、麋鹿跑、候鸟飞,华龙码头重现了“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景观,一举成为长江湿地生态修复典范。

首倡之地,当担首倡之责,这是岳阳全市上下付出了巨大努力的结果——截至目前,岳阳市投入资金280多亿元,采取建制度、调结构、堵源头、治沉疴、严执法、重问责等一系列措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岳阳复绿长江岸线2.4万亩,岸线复绿率100%,建成3处50米宽示范防护林带10公里,初步建成兼具生态功能和景观效应的“绿色长廊”。

伫立君山区华龙码头,无数个“张峰庭”,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用信心和行动来共同“守护好一江碧水”,持续践行“首倡地之约”,用更多的“三年”,一起来看洞庭,看山青、岸绿、河畅、水净……

来源:岳阳日报

作者:孙丽芳

编辑:胡焱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君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