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盛世莲荷看君山

编辑:redcloud 2012-07-19 11:03:06
—分享—

  

卢宗仁

 

  七月红荷,盛开君山,这一片

  土地,古韵悠长。

  天下谁人不识“君”。古往今来,文人骚客们总是不吝赞美,为它挥洒着数不尽的天才遐想。最为经典的当数李白“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之描述,赞透了君山的秀美与绮丽;最为传神的莫过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之勾勒,夸尽了君山的优雅与别致;最为憧憬的则是方干“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之揣测,写活了君山的悠久与神奇。不久前,书法名家贾松阳欣然泼墨“盛世莲荷”四字,表达对君山情有独钟的推崇。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前来视察,2011年6月2日,温家宝总理来君山考察抗旱救灾,将共和国的关怀与足迹深情地留在了这里。

  翻开《岳阳市君山区志——大事记》,第一页赫然记录着:“秦始皇南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这段话相当耐人寻味与憧憬,深奥不在记录本身,而在话外玄虚。“秦始皇南巡”并没有什么稀奇,关键在于这五个字背后的故事。翻阅历史,就可知道“始皇南巡”并非要去访民情、察疾苦,而是要去镇“东南天子之气”与打捞象征三皇五德的九鼎。可见潜意识里,他早将自己当作了上古神话般人物。然而,始皇这个假神仙,终究被从天而降的真神仙——湘神挡住,“逢大风,几不得渡。”结果是,始皇大发雷霆,令三千服役的罪犯,“赭其山”,把湘山上的树木统统砍掉,并放火烧山,还在君山的石壁上刻了几颗大印以封湘山,试图镇住湘神。按照民间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极大地冒犯了舜帝,直接导致了他后来百病缠身与疑神疑鬼,不得不再次南巡来到云梦遥祭九嶷山的舜帝,以求长生不老。封山印,历经几千年风雨漂洗,依然清晰。

  当然,这不过是以“神话逻辑”按图索骥下来的所谓“神话真相”。然而,始皇的暴虐之道与祭天之行尽管只是他个人对“仙踪”频出的君山时而目空一切、时而又敬畏无比的一种反复无常,却客观上再一次从历史的高度丰富了作为地理单元的“君山”的传奇底蕴。几代王朝、几代帝皇跨越时空的恩怨与冲突神话般复杂的纠葛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宿命般成就了君山。它,不但从天而降,更君临天下。再往后,数不尽的风土人情,数不尽的峥嵘岁月,数不尽的世纪变迁,越发色彩斑斓地续写着君山的磅礴史诗。点点滴滴,深入浅出,渗透进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甚至每一种符号里。

  所有的诗词、民俗、神话,流传过的、传颂中的以及翻新了的,其实不过一一印证那些从亘古开始就积淀与传承着的浪漫:君山,就是那颗天外流仙,不小心降落洞庭,溅起一湖惊叹。

  百年好荷,演绎君山,这一片土地,情韵绵长。

  世人多晓娥皇女英,其实,她们之外,君山传奇遍地,一个一个,吟咏着君山;一代一代,丰富着君山。先有不贪财、不恋色的善良书生柳毅一时激愤、万里传书,救出遭受家暴的小龙女,唱响了一段辗转反侧的爱情神话;后有东汉名将马援统兵四万从水路入湘,因染瘴疫,身亡层山(位于今君山区钱粮湖镇),被追封为忠诚侯,始建马王庙,留下了一段铁马金戈的爱国史诗。直到今天,作为景点的柳毅井,游客常年络绎不绝;作为宗教的马王庙,香火依然经久不衰。也许真正让人们忘不了的是:这里不止有一口井,井里面还有一个绝世的传奇;这里不止有一座庙,庙里面还有一个英雄的故事。

  但是,围垦农场才是最大的传奇,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版神话。

  这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从《君山农场志》、《钱粮湖农场志》、《建新农场志》、《岳阳市君山区志》一路探寻过来,一组组数字、一串串事件、一段段描述,翔实的记载下那个风云年代里的沧桑巨变:1958年4月,岳阳县委规划围垦君山乡,9月6日,确定围垦任务,拉开君山围垦序幕;1958年7月,湖南省委正式决定围垦钱粮湖农场,10月,常德地委决定,从澧县、慈利、桃源、华容四县移民26100余人到钱粮湖开荒垦殖,11月5日,华容、南县、安乡组织4万民工围挽钱粮湖垸。1959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营钱粮湖农场正式成立……时过境迁,面对冷静客观的数据,谁也无法说尽它们背后潜流澎湃的辛酸、坚韧与激动。如果说,神话故事给君山植下美好的理想,围垦农场则为君山种下真实的繁华。“胜境名区利用多,农场学校共张罗。稻棉豚犊皆增殖,耕读相连普学科。”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欣然题诗,可谓君山从此走向繁盛的点睛之笔。这份沧海桑田后的喜悦,只有新中国,只有新中国的人民才能实现。即便尧舜有知,亦当自愧不如。

  不由得想起湘妃泪。虽然耳熟能详,但似乎很少有人去深究湘妃泪里所流淌的文化意向。因为,人们往往会在被感动的同时,忽略感动本身。其实,每一种感动都深藏着一种大仁、大智或大义,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湘妃泪流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贤淑,是“生死与共、海枯石烂”的忠贞、是“明德惟馨、温其如玉”的善良、是“怀瑾握瑜、蕙心纨质”的聪颖……今天,那顺着节节斑竹、点点而下的晶莹泪水,早已羽化为一种象征,承载着思念,承载着寄托、承载着祝福,承载着一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所有的传奇,只是为了征服。舜帝为征服洪荒抛家别妻,马援为征服外侮马革裹尸,战士为征服荒凉众志成城;所有的传奇,只是为了捍卫。二妃为捍卫爱情投湖殉夫,柳毅为捍卫正义万里传书,百姓为捍卫生存前赴后继。他们都像毛泽东说的那样,“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纵使抛头颅,撒鲜血,也矢志不移,义无反顾地在天地之间屹立起君山的骨骼。我们有理由为垦荒流一次泪,我们有理由为英雄流一次泪,我们有理由为历史流一次泪,就像娥皇女英当年一样。

  只有君山,才流得出这样的泪水,穿越时光,划破长空;只有君山,才配得上这样的泪水,千难万阻,忠贞不渝;只有君山,才捧得起这样的泪水,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盛世莲荷,惊艳君山,这一片土地,神韵流长。

  荷花从佛香氤氲里走来。相传王母娘娘的身边有一位美丽的侍女,名叫玉姬,玉姬看到人间男耕女织,相扶相助,羡慕凡尘的美好河山与壮丽风景,就与闺蜜——河神的女儿偷偷离开天宫,一路赏玩,来到杭州西子湖畔,被连绵的青山、清澈的秀水所迷住,竟然流连忘返,不舍离去。玉姬私下凡间的事气恼了王母娘娘,为了惩一儆百以正天规,王母娘娘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将她“打入淤泥,永不得登天”。从此,天上少了一位仙女,人间却多了一种鲜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于是,荷的高雅与洁净其实是一场天命,一场力量悬殊却绝不放弃的抗争。面对至高无上的神权,面对天上人间的抉择,小仙女的答案让天庭的专制者瞠目结舌,也让自己无怨无悔。这份胆略、这份执着、这份气质和娥皇女英们多么的一脉相承,而王母娘娘的恼羞成怒和当年秦始皇之怒烧湘山更是多么的神似。惟其如此,荷之高雅洁净才尤显珍贵,荷之烈日盛开才与生俱来,荷之荟萃团湖才冠绝天下。因为,莲花,因君山而深情;君山,因团湖而深刻;团湖,因莲花而深远。

  它流着数不尽的趣事。趣事来自在玄石山(君山区天井山)建百草园的神农氏,其童子不慎踢倒一个药罐,却溅出了团湖满湖的奇药;趣事来自面对泛游团湖的乾隆,一代才子纪晓岚急中生智后的“一拍一呼还一笑”;趣事来自闭关练功的老子李耳,和他那淘气得挣脱缰绳溜进团湖碾水的金牛。“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每一件趣事,都是一个禅,让团湖诙谐之余,又充满智慧;每一个禅里,都有一个菩提,让团湖莲叶戏水,荷香天下。

  它拥着数不尽的赞美。赞美来自传说,传说团湖龙君是洞庭龙王最宝贵的龙太子,因出生在七月,所以老龙王几次往返天庭,终于求来最美的荷花,来祝福他的生日,从此才有了每年七月团湖满湖的惊艳;赞美来自诗词,“欲放莲舟,举步迟迟不忍游。”即便只是溅起一丝波浪,也担心划破它的完美无瑕;赞美来自湖岸,巧夺天工的布局,叹为观止的点缀,惹得游客竞折腰。“碧落静无云,兴来美独往。”每一声赞美,都揉满陶醉,醉在湖里,醉在莲里,醉在梦里;每一次陶醉,都令人神往,神往那流传的故事,神往那流连的胜景,神往那流淌的智慧。

  它开着数不尽的期待。期待来自百姓,作为团湖三宝的“藕、鲫、莲子”,每一件都浇灌着他们的辛勤汗水;期待来自政府,作为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区的核心元素之一,团湖早已成为君山盛名远播的品牌;期待来自世界,作为亚洲面积最大的野生荷花集群地,中国的野生荷花之乡正努力书写着最灿烂的“和”文化——天下荷,和天下。“团湖天下莲,天下连团湖。”每一朵莲花,都盛开着微笑,笑别过去,笑看今天,笑迎未来;每一个微笑,都张开着臂膀,拥抱友谊,拥抱爱情,拥抱梦想。

  玉姬,从天上到人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莲花,从淤泥到水面是一个美丽的涅槃;君山,从小岛到“明珠”“名区”是一个伟大的跨越!

  (作者系君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君山新闻网首页